第1章 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_从1994开始
笔趣阁 > 从1994开始 > 第1章 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章 ,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

  1994年,六月末。

  一夜大雨,蒙蒙晨光透过泡桐叶照进木制窗棂,似乎有些晦涩,仿佛胶片相机里的黑白,有种旧时光生了锈,掉了渣的味道。

  泡桐树下的寂静乡村逐渐有了活力,戴斗笠的庄稼汉,扛着锄头打着赤脚,走在泥泞的机耕路上。

  三五个地里爬、泥里滚的小屁孩正过着家家,小小新娘被几个男孩拽拉的东倒西歪,嚷嚷的叫闹声在宁静的清晨里显得格外欢快。

  对门的老村长呼噜着旱烟赶了个大早,竹蔑框里堆满了青红椒、茄子以及毛豆。

  和牵着黄牛路过的邻居打个招呼,屋檐下刷牙的林义,此时也结束了洗漱。

  进屋摆好牙刷杯子,用毛巾洗了把脸,接着把脸巾搓好、拧干摊在木制洗脸架上。

  今天的八仙桌上比较丰盛,有两个菜:一个青红椒炒腊肉,一个小葱豆腐。

  看着记忆里熟悉的菜品,林义心里感叹一声“还是来了”。

  选了个背门的位置,瞅着一身周正西服的父亲,问:“要走了?”

  听到这话,上首位的林惜财有些错愕,怔了下才说:“你都知道了?”

  “又不是什么稀奇事,很难猜吗?”

  爷爷奶奶去世后的这个月里,林惜财一直在翻箱倒柜地变卖家里值钱的东西,已经不止一个邻居私下问林义。

  “听说你爸要去外地搞副业了?”

  “天天变卖家产,是不是你爸要带着新媳妇远走高飞了。”

  “林义你会跟着一起走吗?”

  …

  林惜财的心思被道破了,顿时有些不自然,不过毕竟是老江湖了,才一会又恢复如初。

  他看着林义,叹了口气说:“年轻的时候,总想着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从电站下海去做榨油生意,后来又做了杀猪匠和裁缝。

  一路起起伏伏,现在发现改变命运对我来说是一种虚妄的悖论,最终的痕迹构成了我的坎坷人生,所有的改变都只是一个过程没有结果…”

  说到这里,林惜财沉寂了下,说:“我不甘。”

  父亲的这些经历对重生过来的林义来说都是模糊的记忆,并且因为年代的久远和细节的模棱两可,容不得深究。

  在林义心中,父亲与这年头的无数小知识分子没什么不同,有着自己的小清傲却这山望着那山高,对时代的变革感到窃喜又仿徨。

  因为缺乏对未来的想象,任由命运推动自己四处漂泊,随波逐流,随遇却不安。

  但林义重生回来大半年了,对他粉饰的说辞自然不假颜色,也不会那么好糊弄。

  甚至在林义心里,这个父亲就是爱作。

  好好的电站工作不要,学着下海做生意,几年下来,带过的两个徒弟都小有资产了,自己反而孑然一身。

  杀个猪,之前帮挑的邻居都学着成了正儿八经的屠夫,天天推着三轮车村头村尾卖肉,日子过得挺不错,反而他没干屠夫了。

  林义夹了块肉,慢条斯理的咽完才说:“说这些又有什么用?还不是为了爷爷奶奶留给我的三千块钱?这些你想都别想,我要用来读书的。”

  又一次被拆穿了心思,林惜财老脸一僵,夹菜的筷子都慢了一拍,不过还是狡辩说:“家里有两亩多生姜,有三块地的米参,还有一口鱼塘,这些出产了都是钱。”

  林义斜了眼,嚼着辣椒片含糊着反驳:“两亩生姜是我要种的,三块米参地是去世的爷爷奶奶留下来的;鱼塘的草,平时都是对门的婶子帮着招呼,你又没伸过一只手…”

  对此,自知理亏的林惜财没法说叨,但还是没放弃:“可这些卖了都是钱,足够你高三的学杂费了,把那三千块给我,到外边挣了多倍寄回来。”

  “呵,这话你自己信吗?”林义忍不住语气有些讥讽。

  钱,林惜财天天喊着、年年喊着在外边挣钱,这么多年了,林义却没见过一根红丝。

  那些挣来的钱不是用来买西服、皮鞋、摩丝,就是他自己在外边用来胡吃海喝了。

  当然,还给林义找了个后妈。

  在记忆中,最近八年里,林惜财没给林义买过一件衣服。而且对这事情,林惜财还显得特别有理,每次都垫着脖子说:

  “你大姑大伯给你买这么多新衣服,又不缺我那一件。”

  ……

  这个早餐是在父子俩围绕着三千块钱的争吵中度过的…

  过程有些吵闹,结果也是有些糟心:只见一阵“哐啷,哐啷,啪啪啪…”中,

  最后还是暴怒了的林惜财一扫手,八仙桌侧翻了,桌上的菜碗、饭碗、筷子、搪瓷杯都到了地上,无规则的碎瓦片瞬间溅满了整个堂屋。

  一个站着,一个坐着,大眼瞪小眼,小木房子里一时安静极了。

  看着地上的红红绿绿,过了良久,林义起身出了大门。

  当然,钱是不可能给的。

  …

  林惜财还是走了,一起走的还有一对母女。

  根据上辈子的经历,林义知道,如果这辈子没有刻意去改变轨迹,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,父子俩都不会再见面了。

  但对这些,林义根本没放在心上,上辈子就发生过一遍的事情,这辈子根本没时间为它去劳神。

  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,这几天在田里忙活的林义,发现涨势喜人的生姜,竟然有了几根姜瘟病杆苗。

  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,要知道姜瘟病很容易传染的,是生姜的克星,林义一点都不敢马虎。

  而这几亩生姜,可是命根子,不仅关系到以后读书的学费。

  更是关系到下一步人生规划的本钱,以后的希望。

  要说南方的夏天,丝线般粘稠的小雨,不是说停就能停的。

  对着满地碎屑皱了把眉,把前胸印着“周慧敏”的文化衫别到裤头里。

  林义捞起棕竹斗笠,戴在头上;又扯过白色塑料,用根绳子把它披在肩上。

  弯下腰,晦涩的劳动布裤脚卷到临近膝盖。

  挑着一担石灰,左手拿着一把剪刀,踏着赤脚迈进了细雨里头。

  说到生姜,这几年里价格并不好。尤其是去年,竟然一毛钱一斤都没人收,好多都烂在了地窖里头。

  不过今年不一样。记忆里,生产队六组的那个黄金单身汉,因为一亩多生姜卖了将近一万元,被人羡慕的不得了。

  好多人事后都是“愤愤不平”地说,“踩了狗屎运,而且是十年不遇的那种。”

  嗯,确实是大狗屎运。

  卖了姜后,三十多的单身汉,奇迹般的有了妻子和儿子,从一人一下变成了三人。

  好吧,虽说是二婚女人,更谈不上白富美,而且喜当爹。

  但在那群单身汉眼里,也是走上了人生巅峰。

  由于乡里邻居的碎碎念在记忆里太过深刻。

  在这个岁月,在这个穷乡僻壤。

  几个月前,刚重生过来的林义,短时间想不到其他出路。在蹲点看到黄金单身汉像预期那样种植生姜,放弃水稻后。

  于是不顾爷爷奶奶的反对,也放弃了两丘田的水稻。

  其实种植生姜对农村人来说,要求算不上多高,是一个勤快活。

  下种时确保土壤是高肥,把握好密度,多花时间拔草、松土、灌溉好水、施肥,一套组合拳下来,基本都可以高产。

  当然遇到姜瘟病、烂根和斑点病,那算倒霉,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颗粒无收。

  来到发现病症的地方,林义弯下腰开始细细察看,也顾不得飘到脖子里的雨水。

  良久,换了好多位置的林义,紧绷的脸色才松弛了下来。

  直起腰后,这时候才注意到背后的塑料披风早已经蜷缩到了一边,湿透了的的确良紧贴着背脊。

  在雨中,凉凉的。

  虽说细雨天里打石灰,效果可能不尽人意,但由不得他。

  把搅拌过水的石灰,密集的涂满了方圆十多米,林义才歇口气。

  接下来又是一个忙碌的上午,毕竟两亩多地的面积,需要些时间。

  以前的时候,还有爷爷奶奶帮忙分担。现在一个人,几个小时下来,还真有点累,主要是弯腰太过频繁。

  回到家的时候,已经是下午三点。

  将就着炒了盘韭菜河虾,一搪瓷杯井水,一碗剩饭。

  林义打算塞几口后去几块米参地里转转,顺便割一捆草撒到鱼塘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u226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u226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